清明时节是踏青赏花、举家春游的最佳季节,期间,北京怀柔区部分镇乡街道做足农文旅融合大文章,以蓝天为背景,大地为舞台,非遗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农文旅融合活动,让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别样节日。

“田园逸市•衣食在周”活动扮靓北房镇
4月4日,北房镇大周各庄村成功举办“田园逸市•衣食在周”清明节文化主题活动,活动整合易田间、衣食在周等5家农文旅企业资源,通过“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模式,现场签署3个农文旅合作项目。
作为怀柔区首批入选的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大周各庄村,紧密围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推进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他们按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启动了怀柔区作家协会活动中心揭牌仪式和“作家入村”创作计划,并于当日与四时里田园等4家单位签订了创作基地运行协议。
以此同时,“乡村振兴文化大讲堂——相约星期二”落户大周各庄村,并现场签约了农文旅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二十四节气农事密码》首课开讲。活动期间,《少年中国说》诗朗诵、少年太极拳等表演也相继登场,展现了怀柔少年的强劲体魄和非凡担当。
在啃耶田园的桃花园中,孩子们化身为“诗词猎人”,穿梭于灼灼花海间,寻找起藏在枝头的诗卡,他们踮脚采摘的身影如同灵动的春燕。毗邻的草木染工坊里,20余名大小朋友围坐长桌,在家长协助下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清明限定款”T恤。
在衣食在周清明节气大棚外,投壶射礼与趣味套圈两大传统游戏区内人气爆棚。孩子们专注投掷,兴奋地为每一次套中礼品欢呼喝彩。一旁的亲子纸鸢工坊更是温馨满溢,家长与孩子共同执笔,在素绢上描绘燕子衔春、杨柳依依的清明图景。通过沉浸式体验,将农事活动与非遗技艺巧妙融合,让市民在互动中感受节气文化之魅力。
四时里田园的长廊上,十米长卷如银河般铺展,孩童门手持彩笔席地而坐,共同描绘起“渔阳二十四节气”壮美图景,随即,水墨在宣纸上晕染出诗意的春韵,成为记录乡村振兴的一幅文化印记。

别开生面的清明文化活动呈现在长哨营
“清明燕岭聚芳邻,满韵新风涤旧尘。栽绿培根云鹤舞,悬壶问道杏林春。银锄起处诗花绽,紫燕归时黍酒醇。最是山乡科技院,扶犁又见画堂人。”这首诗歌以丰满的画面感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满乡盛景。
4月4日,长哨营满族乡联合“中国健康好乡村组委会”,在三岔口村举办了“清明诗会颂发展 移风易俗树新风”节气文化活动。活动在舞蹈《祖国您好》中拉开帷幕。
活动中,三岔口村第一书记发布了“满韵黄醇”“满珍黄精脯”“满益黄精茶”系列产品。目前,村里150亩林下中草药已进入成熟期。村党支部通过与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密切对接,聚焦黄精生产加工工艺,利用黄精,制作出了黄精茶、黄精饮品,从而提升了黄精药材的附加值。此次黄精系列康养产品的发布,标志着三岔口村的中草药种植与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已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提升黄精产品的生产规模,接下来,村里将联合丰宁、滦平等地,扩大种植面积、拓展收购渠道,让“山间药材”变身“致富良方”。
活动期间,村一书记派出单位——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向三岔口村捐赠村级产业发展资金。新文化传媒书店藏书房负责人向三岔口村捐赠了诗词读物,并以产业发展、清明节传统文化为主题,带来了原创诗朗诵《满乡清明叙》《绿野新章绘就乡村振兴》。张杰老师以精彩的演绎再现了诗仙李白的《将进酒》,带领观众恰似穿越时空,回到了盛世大唐,感受诗词里的豪情壮志。殷艳庆老师的一曲《春到满乡》宛转悠扬,让台下观众凝神静享,仿佛置身一片烟柳含翠的满乡水墨画卷之中。
北京妇产医院中医科专家杨维老师,则围绕清明节气开展了养生讲座,提示大家在回避春寒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户外踏青活动,以疏解肝郁。
针对目前网络诈骗的猖獗形势,派出所民警以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套路,向村民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提醒乡亲们“捂紧钱袋子,守住幸福家”。
活动在舞蹈《好人有好运》中落下帷幕。之后,与会嘉宾一同挥锹培土,开展了植树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绿色发展理念。
活动结束后,村民自发组织了清明宴,村民和首都三甲医院医疗专家志愿者们齐聚一堂,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畅谈生活点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共同感受舌尖上的春天。

清明文化新体验让龙山居民充满获得感
捏寒燕、画彩蛋、扎纸鸢、投壶、蹴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节日生活。清明节期间,龙山街道开展清明文化新体验活动,活动融合投壶、蹴鞠、非遗手作等传统习俗与现代互动体验,吸引辖区居民积极参与,让清明文化在春日里焕发出新的活力。
龙湖新村社区“非遗工坊”活动现场,分为四个体验区,每个区域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布料扎染区,居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古老的扎染技艺,通过捆扎、浸染等工序,将素白的布料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捏寒燕区,居民们制作传统面塑,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在巧手中诞生,并涂上了鲜艳颜色;画彩蛋区,居民用五彩画笔在蛋壳上绘制春景;扎纸鸢区,大家合力扎制纸鸢,将春日愿景寄托于斑斓色彩中。活动现场还讲解了传统文化知识,让居民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深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西园社区的投壶、蹴鞠、飞镖扎气球等趣味游戏现场,也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在投壶区,大家手持木箭,屏息凝神,体验古人的雅致游戏;蹴鞠区则成为居民们的“竞技场”,他们分组比拼,感受古代足球的独特魅力;飞镖区居民大显身手,现场加油声、欢笑声不断。青团制作区飘来阵阵清香,居民们揉面、包馅,体验传统美食的制作乐趣。此外,西园社区还设置了“诗意雅集”区,该区域以“诗茶一味”为主题,茶艺师演绎点茶技法,伴随着社区居民吟诵的《青团里的春天与希望》《奋进的春天》等诗词,让现场居民在茶香中感受了一种文人雅趣。
南华园一区社区则以“诗韵墨香 萌趣雅聚”儿童诗词大会的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添上了一抹绚丽色彩。活动中,古诗单诵、合诵穿插其中。孩子们身着古装,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下尽情表演,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魏明俊)
来源:产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