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网
产经新闻网
 北京时间:      热线:15011129287 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产经论坛 >> 阅读文章

让关爱与传承历久弥新——北京怀柔关工委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活动纪事

2025-03-08 22:43:46 作者:魏明俊 姚雪华 来源:产新网  

    发挥“五老”作用,深化关爱“四进”:围绕“两个”系列,用好“五字”载体;撰写“史料”文稿,完成“一册”编辑......2024年,北京怀柔关工委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关爱工作模式,组织开展了多项“关爱与传承”活动,并取得一定实效。

      

    依托“四个”阵地 奉献“五老”智慧

    坚持把社区、乡村、学校、红色基地,作为开展“关爱与传承”工作的主阵地。去年组织开展红色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基地”志愿服务活动79场次,受众达7810人次。
    围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青少年中广泛宣讲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月,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家风家教,勤俭节约、文明礼仪、孝敬老人等内容,先后组织开展了“五老挥毫书春联 轻歌曼舞迎龙年”“薪火相传 感知长征路”“大手拉小手 清明祭英烈”“红色促引领 书香助关爱”“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感党恩 传家凤 育新人”“继承红色基因 做时代好少年”“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浓情端午粽飘香 敬老助残送清凉”“童心沐党恩 五老讲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传统文化”“追寻先烈足迹 庚续红色血脉”等主题活动。 一场场主题鲜明的活动,倾注了“五老”的满腔情怀;一次次生动的宣讲,包含了“五老”的真情实意;一句句关爱的话语,寄托了“五老”殷切希望。在这些活动中,区关工委领导多次走进现场指导并登台宣讲,形成了上下一心,共谱关爱新曲的生动场景。
    在79场主题关爱活动中,怀柔区关工委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的每位成员都默默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80多岁的老模范鲁桂兰、马金桥、穆福全,不顾年老体迈,长年坚守红色教育的宣讲舞台,退休老教师高明和因身体原因外出不便,坚持家里创作红色诗歌,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大家做出了榜样。柏启和、徐东升、王凤禄、陆红喜等队员,非常热心“关爱与传承”工作,只要有活动安排就积极参加;于春旺、耿潇等队员,主动为所在社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出思路、当参谋,协助社区党委组织开展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刘炳阳、宋庚龙等退休干部,退休后就加入了“五老”志愿队伍,为关爱与传承队伍注入了新活力。宋庚龙在退休后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就为少年儿童宣讲一级战斗英雄李凤林的故事10余场次。

       

    围绕“两个”系列  用活“五字”载体

    为使关爱活动更接地气、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生动、反响效果更良好。在组织开展“关爱与传承”活动过程中,怀柔区关工委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提出“两个精心”“两个生动”“两个做到”的工作要求。
    两个精心:一是精心策划安排。每次活动前,服务队都会主动热情地协助主办单位确定活动主题、起草活动方案、布置活动场地;二是精心组织实施。每次活动时,服务队都会协助主办方安排参加活动人员就位入座,做好活动安全保障,并安排专人拍摄活动图片。
    两个生动:一是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生动丰富。70多场活动的内容包含了理论宣讲、红色教育、国防教育、党史教育、劳动教育、家风家教、传统文化、中华孝道、勤俭节约、雷锋精神、缅怀英烈等多个方面。二是红色教育活动的展现形式生动。主要体现在“讲、说、唱、演、诵”等方面,即:讲革命故事、说红色快板、唱革命歌曲、演红色节目、诵红色诗歌。
    实现形式生动,说着容易做着难。尤其是说快板,它只需一付竹板,活动时拿着方便,其形式活泼,通俗易懂,宣传效果好,但要写出一个快板段子,并非轻而易举。2023年底,怀柔区公安分局干部刘炳阳退休后,进入了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队里知道他喜欢说快板,于是联系一位老师,想帮着创作一个宣传刘玉林烈士的快板段子,没想到人家一开口就问能给多少创作费?就这样一下子卡住了。无奈,队里只好鼓励刘炳阳自己写,他通过认真阅读刘玉林烈士的有关材料,潜心创作,几易其稿,终于写出了《刘玉林智斗黄色工会》的快板段子,在泉河街道于家园二区社区党委举办的“红色促引领 书香助关爱”主题活动中演出后,反映非常好,在此后的几个月里,他又创作出了《少年英雄学甫》《燕山顶上一青松》等快板段子,经多场演出,均受到好评。
    两个做到:一是参加活动的“五老”队员,做到着装整洁、佩戴“五老”标志,体现活动的仪式感。二是要求学生在接受红色教育活动中,做到站队整齐、坐姿端正、听讲认真。
    正是有了“两个精心”“两个生动”“两个做到”的工作要求,才使70多场主题活动有声有色,社会反映良好。一些队员说:“参加这些活动,虽然耗费了我们不少精力,但看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付出与辛苦都是值得的。”

    挖掘“两史”资料  完成“一册”编辑

    挖掘革命斗争史料和非遗文化传承史料,用以教育青少年弘扬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传统,是关工委“五老”队员的一项重要责任。一年来,怀柔关工委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把抢救挖掘传统资料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先后挖掘撰写了《马云龙在怀柔北部山区的战斗岁月》《怀柔张家锔补技艺的传承故事》《月亮湖的红色传承与绿色发展》等红色教育史料文章,这些文章分别被怀柔政协杂志、怀柔报、北京农村经济、农民日报、新华网等报刊媒体发表。此外,一些队员还为小白河红色基地升级为京北土地改革陈列馆搜集整理了1.5万字的史料文稿。
    撰写教育文稿,编写红色读本,是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队的一项特色工作。从年初开始, 服务队就发动“五老”队员积极撰写红色教育文章,并安排专人对收到的文稿进行修改整理,并于8月份完成了1.8万字的《关爱与传承》第14期读本的编辑工作,读本收录了《让勤俭节约成为自觉行为》《愿“奋斗精神”激励同学们健康成长》《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革命英烈刘玉林》《在抗战的日子里》《猛虎突击队队长的故事》《鲜血染红国旗 吾辈更当自强》《头悬梁”“锥刺骨”的感悟》《站在烈士墓前》等10篇红色教育文稿。目前,读本已经成为全区青少年必不可少的红色读物。
    及时报送关爱信息,宣传关爱事迹,是革命传统教育服务队一项日常工作。去年,革命传统教育志愿服务队队组建了3人信息组,每次活动后都会及时撰写信息,扩大宣传影响力。年内,先后撰写了《构建关工大格局,谱好关爱同心曲》《投身关工行列,实现老有所为》《怀柔关工委开展追寻红色印记,回望初心使命主题活动》《汤中师生赴月亮湖接受红色教育》《怀柔百名儿童及家长走进长城红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书香润童心,读书伴成长》《怀柔两家志愿服务队童心敬老》等稿件40余篇,这些文稿分别被农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精神文明报、北京日报客户端、首都文明网、劳动午报、北京社区报、及区内媒体刊发采用,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魏明俊 姚雪华)

来源:产新网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版权声明    招聘信息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产新网    京ICP备14039322号